古诗词赏析
  • 古籍
  • 诗人
  • 诗词名句
  • 诗文
首页»名句
  •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程垓的名句:出自《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欧阳修的名句: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杜甫的名句: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赵彦昭的名句:出自《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元稹的名句: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一》

  •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李世民的名句:出自《咏雨》

  •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高观国的名句:出自《祝英台近·荷花》

  •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薛道衡的名句:出自《昔昔盐》

  •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的名句:出自《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的名句:出自《送卢主簿》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陶弘景的名句:出自《答谢中书书》

  •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吴文英的名句:出自《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的名句:出自《咏菊》

  •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沈约的名句:出自《咏新荷应诏》

  •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的名句:出自《清平乐·留人不住》

  •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刘迎的名句:出自《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的名句:出自《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谢逸的名句:出自《千秋岁·咏夏景》

  • 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

    陈允平的名句:出自《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 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

    孙光宪的名句:出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曹勋的名句:出自《夹竹桃花·咏题》

  •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

    吴文英的名句:出自《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 楼殿无人春画长。燕子归来依旧忙。

    谢克家的名句:出自《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阮籍的名句:出自《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

    刘辰翁的名句:出自《兰陵王·丙子送春》

  •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阴铿的名句:出自《渡青草湖》

  •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吴文英的名句:出自《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李白的名句:出自《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贺铸的名句:出自《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薛昭蕴的名句:出自《喜迁莺·清明节》

  • 首页
  • 上一页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尾页
类型
抒情 写景 生活 写人 天气 山水 咏物 四季 婉约 春天 送别 女子 植物 感慨 秋天 爱情 思乡 爱国 宋词精选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感叹 月亮 历史 夏天 雪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菊花 春节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长江 忧民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作者
袁世凯 孙中山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Copyright © 2024 古诗词网 弘扬国学 · 传承文化 粤ICP备2022150304号

热爱伟大祖国 ♥ 维护民族团结 ♥ 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社会和谐